間充質幹細胞(MSC)是一種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潛能的幹細胞,存在於(yu) 骨髓、脂肪組織、臍血及多種胎兒(er) 組織。在不同的誘導條件下,可以向除造血幹細胞以外的,骨、軟骨、肌組織、皮膚、脂肪、神經等多種組織分化。間充質幹細胞的易獲得、易擴增、多潛能等特性使其在再生醫學中的應用前景十分光明。
對於(yu) 體(ti) 外培養(yang) 的間充質幹細胞的鑒定,通常可以根據以下三條標準進行驗證。
01
細胞形態學觀察
可運用組織塊貼壁法、酶消化法以及兩(liang) 種方法的結合分離出MSC,通過傳(chuan) 代培養(yang) 後,進行形態學觀察。幾乎所有的MSC都是貼壁生長,具有較強的貼壁能力。MSC多數呈纖維細胞樣生長,少量呈梭形或不規則三角形。
02
表麵標誌物鑒定
可采用流式細胞儀(yi) 對MSC的細胞表型進行鑒定,MSC屬混雜細胞群,其表麵抗原也具有非專(zhuan) 一性, 它可同時表達間質細胞、內(nei) 皮細胞和表皮細胞的表麵標誌,如粘附因子、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受體(ti) 以及整合素家族等。
MSC的細胞表麵標誌物鑒定標準為(wei) :CD105、CD73和CD90的陽性率≥90%;而CD45、CD34、CD14、CD19和HLA-DR呈陰性,陽性率≤5%。(如下圖)
流式細胞儀(yi) 檢測 hUC-MSC 的表麵標誌物
需要注意的是,陽性標記不具特異性,並非每個(ge) 細胞都同時表達CD105、CD73和CD90。
03
多向分化潛能鑒定
MSC具有分化為(wei) 脂肪細胞、成骨細胞和軟骨細胞的能力,可通過特異性染色鑒定體(ti) 外成脂、成骨和成軟骨誘導後的分化能力。
“
成脂誘導分化鑒定
細胞成脂分化誘導2周左右,於(yu) 倒置顯微鏡下觀察,可見細胞質內(nei) 出現油滴,經油紅O染色後為(wei) 紅色。
“
成骨誘導分化鑒定
細胞成骨分化誘導3周左右時,於(yu) 倒置顯微鏡下觀察,可見不透明區域,經茜素紅染色後可見密集的紅色沉澱物呈結節狀。
“
成軟骨誘導分化鑒定
細胞成軟骨分化誘導2周左右,於(yu) 倒置顯微鏡下觀察,可見細胞經阿利新藍染色為(wei) 淡藍色。
✦+
+
參考文獻